铝型材是一种以铝为主要原料,通过挤压工艺制成的具有特定截面形状的材料,具有轻质、高强度、耐腐蚀、易加工、可回收等优点,广泛应用于建筑、工业、交通、电子、家居等领域。那么,当
东莞铝型材表面氧化膜脱落会影响其耐腐蚀性和美观度,需根据脱落原因和严重程度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。以下是常见原因及对应解决方法:

一、氧化膜脱落的常见原因
工艺缺陷
阳极氧化过程中,氧化时间不足、电流密度不均匀或电解液浓度异常,导致氧化膜厚度不足或结合力差。
封孔工艺不完善,氧化膜孔隙未完全封闭,易吸水膨胀后脱落。
机械损伤
运输、安装过程中受到刮擦、碰撞,或使用尖锐工具接触表面。
环境腐蚀
长期暴露在强酸、强碱或高湿度环境中,氧化膜被化学物质侵蚀。
材质问题
铝型材基材杂质含量过高(如 Fe、Si 元素超标),影响氧化膜与基材的结合力。
二、解决方法
1. 轻微脱落(局部小面积)
补喷保护漆
用细砂纸(800-1200 目)轻轻打磨脱落区域,去除毛边和松动氧化膜,确保表面平整清洁。
喷涂与原氧化膜颜色相近的金属漆(如丙烯酸漆、氟碳漆),形成保护层。
适用场景:装饰性铝型材(如家具、室内装饰线条)或非承重结构件。
涂抹透明保护剂
使用铝型材专用透明保护剂(如硅烷类防护剂),均匀涂抹在脱落区域,形成防水防腐蚀薄膜。
优点:操作简单,不影响原有外观,适合轻微腐蚀预防。
2. 中度脱落(大面积但未露基材)
重新阳极氧化
退膜处理:将铝型材浸入氢氧化钠溶液(浓度 5%-10%)中,去除残留氧化膜,直至表面露出金属光泽(注意控制时间,避免过度腐蚀基材)。
中和清洗:用稀硝酸溶液中和残留碱液,再用清水彻底冲洗。
重新氧化:按照标准阳极氧化工艺重新处理,控制氧化时间(通常 15-30 分钟)和电流密度(1-1.5A/dm²),确保膜厚达到 10-20μm。
封孔处理:采用热水封孔(温度 95-100℃,时间 10-15 分钟)或镍盐封孔,确保氧化膜孔隙完全封闭。
适用场景:工业铝型材(如框架、导轨)或建筑门窗型材,对性能要求较高的场景。
3. 重度脱落(露基材或氧化膜大面积剥离)
更换型材
若氧化膜脱落伴随基材腐蚀、变形,或重新处理成本过高,建议直接更换新的铝型材。
注意事项: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型材,确认基材牌号(如 6063-T5)和氧化膜厚度(建筑型材需≥10μm,工业型材≥15μm)符合标准。
4. 预防环境腐蚀导致的脱落
表面喷涂强化处理
对长期暴露在恶劣环境中的铝型材(如户外幕墙、沿海地区构件),在阳极氧化后增加粉末喷涂或氟碳喷涂工艺,形成 “氧化膜 + 涂层” 双重保护。
优势:氟碳涂层耐候性可达 25 年以上,有效抵御紫外线、盐雾和酸雨侵蚀。
定期维护保养
用软布和中性清洁剂(如肥皂水)定期擦拭铝型材表面,去除灰尘和腐蚀性物质(避免使用钢丝球或强酸强碱清洁剂)。
三、工艺改进与预防措施
严控生产流程
阳极氧化前确保基材表面无油污、毛刺,预处理流程(碱洗、酸洗)彻底。
定期检测电解液成分和温度,避免因工艺参数波动导致氧化膜质量不稳定。
选择优质基材
优先选用纯度≥99% 的铝锭或低杂质铝合金(如 6063 型材 Fe 含量≤0.35%),减少因基材缺陷导致的氧化膜结合力不足。
加强运输与安装保护
型材表面粘贴保护膜,搬运时使用软质吊带或橡胶垫,避免碰撞摩擦。
安装过程中避免使用金属工具直接敲击表面,可采用尼龙锤或橡胶垫块。
四、标准与检测参考
氧化膜厚度:用涡流测厚仪检测,建筑型材需符合 GB/T 5237.2 标准(阳极氧化膜厚度≥10μm)。
结合力测试:用划格法(百格法)评估,膜层无脱落为合格(ISO 2409 标准)。
耐腐蚀性:通过盐雾试验(GB/T 10125)检测,氧化膜厚度达标时,耐盐雾腐蚀时间≥500 小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