铝型材表面预处理是确保后续表面处理质量的关键步骤,其核心目的是彻底清洁并活化铝型材表面,去除油污、自然氧化膜、杂质等,为后续膜层或涂层提供均匀、洁净的附着基底。以下是
深圳铝型材表面预处理的主要工艺流程及关键细节:

一、脱脂(除油)
目的:去除铝型材表面的油污、脱模剂残留等有机杂质。
方法:
碱性脱脂:使用氢氧化钠、表面活性剂复配液,通过皂化反应去除动植物油,乳化作用去除矿物油。
中性脱脂:适用于对碱敏感的铝型材,采用弱碱性或中性配方,减少基体腐蚀风险。
工艺参数:
轻油污:常温喷淋,时间1-3分钟。
重油污:50-70℃浸泡,时间5-10分钟。
后续处理:脱脂后需用纯水冲洗,避免药剂残留影响后续工序。
二、碱洗(蚀洗)
目的:去除自然氧化膜(Al₂O₃)与表面杂质,同时使铝基体表面微观粗化,增强后续膜层结合力。
方法:采用氢氧化钠溶液(浓度需根据油污类型调整,通常为10-20%)。
工艺参数:
温度:40-60℃。
时间:1-5分钟(需避免过度腐蚀导致基体损耗)。
后续处理:碱洗后需用硝酸溶液(浓度10-20%)中和残留碱液,此过程称为“出光”,可恢复铝型材的金属光泽。
三、酸洗与中和(可选)
目的:对于含硅、铜等合金元素的铝型材,碱洗后可能残留“黑灰”(合金相溶解残留),需用酸洗去除。
方法:硝酸-氢氟酸混合液(体积比5:1)。
工艺参数:
时间:10-30秒。
后续处理:酸洗后需立即用纯水冲洗并中和,防止酸液腐蚀基体。
四、机械清洗(辅助工序)
目的:去除表面顽固杂质或改善表面质感。
方法:
喷砂:采用压缩空气将石英砂、陶瓷丸等磨料高速喷射于表面,形成均匀的哑光或粗糙表面,提升涂层附着力。
拉丝:通过机械摩擦在表面形成平行纹理(直纹、乱纹、螺旋纹等),适用于电子设备外壳、家具拉手等对质感要求高的部件。
抛光:通过布轮+抛光膏对表面进行机械抛光,获得镜面效果(Ra≤0.8μm),抛光后需立即进行氧化或喷涂,防止指纹、氧化影响外观。
五、关键注意事项
清洁度控制:预处理后表面需无油污、氧化膜、杂质残留,否则会影响后续膜层的附着力与耐腐蚀性。
工艺参数优化:根据铝型材材质(如6063、6061等)、油污类型、生产规模调整脱脂、碱洗时间与温度。
环保要求: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液需经处理达标后排放,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。
设备维护:定期清洗脱脂槽、碱洗槽,防止药剂失效或杂质积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