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莞铝型材表面涂层脱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,通常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,以下从前处理、喷涂工艺、涂料质量、使用环境、物理外力、储存运输、基材与加工损伤七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:

一、前处理不彻底
油污与氧化层残留:铝型材在加工过程中易沾染切削油、冲压油,自然放置会形成氧化膜。若前处理时除油槽溶液浓度不足或未进行磷化处理,油污和氧化层残留会导致涂层附着不足。例如,某加工厂生产的门窗铝型材,因除油不彻底,喷涂后1个月即出现片状掉漆,剥离涂层后可见油污痕迹。
碱洗不当:碱洗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会导致铝型材表面过腐蚀,形成疏松氧化层。如6061系铝型材碱洗超时后,喷涂涂层易出现大面积脱层。
二、喷涂工艺参数偏差
膜厚控制不当:粉末喷涂膜厚通常需控制在60-80微米,过薄易出现针孔,过厚则易开裂脱落。例如,某家具厂生产的铝型材桌腿,因喷涂时喷枪移动速度过快,膜厚仅40微米,使用半年后桌腿边缘因轻微碰撞即出现掉漆。
固化温度与时间不足:固化温度对涂层固化至关重要。聚酯粉末涂料固化温度需达到180-200℃,保温15-20分钟。若烤箱温度偏低或固化时间不足,涂层未完全固化,用指甲轻刮即出现划痕,后续使用中逐渐成片脱落。
喷涂压力不当:喷涂压力过大易导致涂层流挂,压力过小则涂层不均匀。某加工厂调整喷涂压力时失误,压力从0.4MPa调至0.8MPa,型材表面出现流挂,固化后流挂部位形成厚膜,后期出现开裂掉漆。
三、涂料质量不达标或与基材不匹配
涂料质量差:铝型材专用涂料需具备良好的耐候性和附着力。若选用普通钢材涂料或储存不当的涂料,易导致掉漆。例如,某户外围栏铝型材误用钢结构用醇酸涂料,安装后3个月即出现粉化、掉漆;某经销商将粉末涂料存放在潮湿仓库,未密封保存,使用后喷涂的铝型材表面出现大量小气泡,1个月后气泡处开始掉漆。
涂料与基材不匹配:不同合金牌号铝型材需适配专用涂料。2000系铝型材含铜量高,需选用耐腐蚀性强的涂料。若用普通涂料喷涂,易出现涂层与基材脱离现象。
四、使用环境中的腐蚀介质侵蚀
盐雾腐蚀:沿海地区空气中含盐量高,盐雾会穿透涂层微小孔隙,腐蚀铝基材,产生的氧化产物会顶起涂层,导致掉漆。例如,某沿海城市小区的外墙铝型材,安装后1年向阳面出现大面积掉漆,涂层下可见白色腐蚀产物。
酸雨侵蚀:工业厂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,与雨水结合形成酸雨,侵蚀涂层。某化工厂附近的铝型材围栏,3个月后表面涂层出现点状剥落,逐渐扩大。
潮湿环境:厨房、卫生间等潮湿环境中,水汽和油污长期附着会软化涂层。某厨房的铝型材橱柜门,因长期接触油烟和水汽,涂层出现发黏、掉漆,尤其是靠近灶台的部位最为严重。
五、物理外力作用
碰撞与摩擦:铝型材运输过程中若未采取防护措施,相互碰撞会造成局部涂层破损。某批门窗型材运输时仅用普通塑料布包裹,卸货后发现30%的型材边角出现掉漆。安装过程中工具敲击或挤压也会导致涂层脱落。
折弯损伤:铝型材加工折弯时,若弯曲半径过小,涂层会因拉伸超过断裂延伸率而开裂掉漆。某批铝型材窗框折弯时弯曲半径仅为型材厚度的1倍,远超标准3倍要求,折弯处出现明显裂纹和掉漆。
日常磨损:日常使用中的摩擦也会导致掉漆。如商场扶手铝型材,因人员频繁触摸摩擦,1年后表面涂层磨损掉漆,露出光亮的铝基材。
六、储存与运输过程中的环境因素
潮湿环境:储存环境潮湿会导致涂层受潮。某仓库因屋顶漏水,堆放的铝型材底部受潮,1个月后发现底部型材涂层出现鼓泡,鼓泡破裂后掉漆。
腐蚀性物品混放:储存时若与其他腐蚀性物品混放,会导致涂层被腐蚀。某批铝型材与盐酸桶混放,盐酸挥发气体腐蚀涂层,出现点状掉漆。
七、基材表面缺陷或加工过程损伤
基材表面缺陷:基材表面存在划痕、凹坑等缺陷,喷涂时这些部位涂层厚度不均,易出现掉漆。某批铝型材因轧制过程中轧辊有杂质,表面出现多条细小划痕,喷涂后用户使用半年,划痕处涂层率先脱落。
加工过程损伤:型材切割过程中,切割片产生的高温会灼伤基材表面,形成氧化层。某加工厂切割铝型材时未加水冷却,切割处表面发黑,喷涂后切割边缘出现掉漆。焊接过程中高温会破坏基材表面的预处理层,某铝型材框架焊接后未重新进行前处理就喷涂,焊接接头处涂层在3个月后出现脱落。